在 20 世纪 60 年代初的一次经济学会议上,一位发言人以印度为例,开始了他的发展演讲。他还没来得及继续,一位经济学家就打断了他的话,问道:“世界上还有哪个国家像印度?”现场一片寂静。直到今天,这个问题仍未得到解答。
今年早些时候,印度总理Narendra Modi 宣布,印度的目标是在 2047 年,即印度脱离大英帝国独立一百周年之际,成为发达国家。这一雄心勃勃的目标可能会改变印度经济,重塑全球经济格局,引起了广泛的兴奋。
但要达到这一里程碑绝非易事。保守估计,印度的人均收入增长需要每年超过中国 3.5 个百分点,才能实现Modi的 2047 年目标。尽管印度近年来经历了 6-8% 的强劲年增长率,但经济已经出现放缓迹象。此外,即使可以避免经济放缓,在未来二十年维持这一增长势头也将具有挑战性。
印度是一个极端的国家。它的软件行业蓬勃发展,其生物识别系统 Aadhaar 使政府能够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协调公共服务。印度拥有世界一流的大学,尤其是理工学院和管理学院。
但印度从农村到城市的就业转变落后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加剧了不平等。虽然该国有 167 位亿万富翁,但仍有超过 1.29 亿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这些差距延伸到教育系统,该国超过一半的五年级学生难以达到二年级的阅读水平。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中国和印度都是人口众多的贫困国家。就在 20 世纪 80 年代,他们的生活水平几乎相同。中国的指挥和控制系统依赖于几乎所有生产资料的国有制,而印度模式则将私有制与政府对关键行业的控制相结合。
这两种制度都没有产生积极的结果。 20 世纪 80 年代初,中国开始实施全面的经济改革,开启了一个惊人的增长时代。 十年后,受外汇危机的推动,印度也开始实施改革。 但尽管该国的 GDP 增长加快,却从未赶上中国经济崛起的快速步伐。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其最新的《世界经济展望》中估计,印度的人均收入为 2,730 美元,而中国为 13,140 美元。
尽管中国目前面临经济挑战,但大多数分析师预计到 2040 年代它将达到发达国家的地位。 印度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解决几个明显的经济弱点。但鉴于过去十年改革步伐放缓,尚不清楚印度是否能够鼓起政治意愿,推动实现 2047 年目标所需的变革。
四个领域需要紧急关注:劳工、教育、贸易和监管。印度的限制性劳动法使得解雇工人变得极其困难,这对政策提出了特别严重的挑战。工业增长相对缓慢,导致大部分劳动力只能从事生产率低的农村工作。因此,虽然印度 46% 的劳动力从事农业,但制造业工人的比例在 2023 年至 2024 年间从 12% 下降到 11%。
此外,印度对加班费、学徒制、医疗保健和其他福利的严格规定大大增加了雇主的成本。强大的工会进一步阻止企业雇用非熟练工人,导致雇主投资于资本设备而不是扩大劳动力队伍。
为了满足当今全球经济的需求,印度必须彻底改革其教育体系。尽管印度的入学率已大幅提高,但教育质量尤其是小学和中学教育,不足以培养一支生产性劳动力队伍。
印度早期经济改革的一个主要驱动力是放松对外贸和资本流动的严格控制。但在Modi 的“印度制造”政策下,该国又回到了保护主义,征收关税并设置其他进口壁垒,同时补贴国内必需品的生产。
这种保护主义转向给印度的增长前景蒙上了一层阴影。如果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出口没有快速扩张,印度能否在 2047 年之前保持实现发达国家地位所需的增长率值得怀疑。
另一个主要问题是官僚主义的繁文缛节和繁琐的许可要求,这些因素日益阻碍了经济活动。此前简化法规的努力已带来重大改善并刺激了增长,但要实现Modi 的雄心勃勃的目标,还需要新一轮大胆的结构性改革。
2050 年全球经济状况将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印度实施这些变革的速度和效果。如果政策得当,印度可以在 2047 年达到高收入水平。否则,它可能会继续成为一个受低生产率和增长缓慢困扰的中等收入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