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决策者传统上蔑视来自海外的建议,尤其是来自世界银行等多边机构的建议。因此,后者最新的《印度发展更新》中的建议很可能被忽略。
这将是一个错误。该报告的主要建议是印度重新考虑其对多边贸易协定的悲观态度,值得同情地听取。
世行的担忧很容易理解。虽然印度过去几十年的增长令人印象深刻,但贸易对这种加速的贡献很小,而且正在减少。
印度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程度同样令人失望。与此同时,其他对贸易限制较少的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东南亚国家,由于加入大型贸易集团,就业和繁荣得到了扩大。
世行建议印度加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 (RCEP) 会做得更好,这一巨型贸易协定涵盖东南亚国家联盟的 10 个成员国及其东亚和大洋洲的伙伴。
世行建议印度加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 (RCEP) 会尤其引起新德里的愤怒,该协定是一项涵盖东南亚国家联盟 10 个成员国及其东亚和大洋洲伙伴的大型贸易协定。
印度参与 RCEP 谈判多年,最后却在最后一刻戏剧性地退出。日本人尤其感到失望:他们原本希望印度加入 RCEP 有助于平衡中国。
当时,政策制定者认为签署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中心的贸易协议是一个错误。这不仅仅是因为印度过去和现在都担心其制造业与大陆相比缺乏竞争力。
早在 2019 年末,印度就对在全球价值链中取代中国的能力抱有某种狂妄自大的态度。而且领导人不想给华盛顿留下他们更愿意与北京更紧密合作的印象。
今天,这些假设不再成立。美国主导的更大经济一体化举措似乎完全不可能。Joe Biden 总统的印度-太平洋经济框架的有限野心使这一点得到了充分体现。
印度对供应链的发展也变得更加理性。鉴于中国制造业的强大影响力,维持那些基本上无视大陆引力的政策是荒谬的。
如果你想在全球价值链中为中国提供替代方案,你首先需要参与其中。每当一个新的贸易大国取代另一个贸易大国时,它都是在老制造业中心的企业、投资者和贸易商的配合下完成的。英国投资在 19 世纪使美国工业化。日本公司在中国崛起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印度制造商也不能继续因为害怕中国的竞争而陷入瘫痪。首先,印度已经与东盟签订了自由贸易协定,而东盟国家又与中国紧密结合。
在当今的价值链中,很难确定价值在哪里被增加。对于印度这种行动迟缓的官僚机构来说,这更是难上加难。换句话说,印度本土生产商已经通过与东南亚的贸易,面临来自中国的激烈竞争,但却无法享受加入 RCEP 带来的好处,比如增加投资和出口市场。
从政治上讲,印度对中国的不信任程度远高于五年前。但它也开始重新考虑对来自大陆和香港的投资方式。一些限制已经取消。高级政策制定者承认,如果没有中国私营部门的投资和专业知识,建立制造业生态系统可能是不可能的。
政府中还没有人谈论重新审视 RCEP。然而,考虑到印度勉强接受了中国企业在印度发展中将扮演的角色,这是合乎逻辑的下一步。
如果印度的私营部门投资或就业增长能够保持较高的国内需求,情况可能会有所不同。或者如果它表现出与西方伙伴(尤其是欧盟)融合的更大热情。
但事实并非如此。印度要保持增长,就需要贸易。它需要成为价值链的一部分,而在可预见的未来,价值链将有很大一部分是中国。如果无法逃避这一事实,那么加入 RCEP 对印度来说肯定比置身事外要好吗?